洪水过后,新乡一家庭未用完的消毒剂被1岁孩子误喝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洪水过后,新乡一家庭未用完的消毒剂被1岁孩子误喝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洪水过后,新乡一家庭未用完的消毒剂被1岁孩子误喝”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洪水过后,新乡一家庭未用完的消毒剂被1岁孩子误喝

洪水过后,新乡一家庭未用完的消毒剂被1岁孩子误喝

——王团结/文

8月16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一名年仅1岁的男宝。据家长介绍,洪水过后,家里用来消毒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用完,放在房屋角落,被男宝误认为是饮料,拿起就喝,之后大哭,瓶子掉落过程中,溶液又洒到身上。

医生查体发现,男宝口唇肿胀、出血、呕吐,前胸及肚皮、大腿根处均有烧伤,而且呼吸费力,考虑咽喉部烫伤肿胀,同时不排除气管灼伤可能,遂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

经积极治疗,男宝病情逐渐好转,行气管镜及胃镜检查,可见食道及胃部大面积烧伤,伴有瘢痕形成。好在没有发生气管烧伤、食管气管瘘、穿孔等严重后果。

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也称烧碱、火碱。氢氧化钠属于强碱, 易溶于水,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燃烧(分解)产物可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均有腐蚀作用。其侵入途径为: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洪水过后,做好消毒工作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消毒剂若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消毒剂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那么,消毒剂有哪些使用原则?中毒后又应该如何急救?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呢?

1、严格遵循消毒产品说明书,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避免和减少消毒剂的滥用。消毒产品只能用在说明书标识的对象上,不可超范围使用。

2、每种消毒剂应单独使用,不要混合使用不同种类消毒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消毒剂,保证说明书最短消毒时间。

3、人体皮肤消毒主要针对手部等裸露部位进行,没必要进行全身消毒。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消毒剂,如75%酒精、碘伏和过氧化氢消毒液,不要自己配制清毒液进行皮肤消毒。

4、家庭要安全保存消毒剂,不要使用饮料瓶盛放消毒液体,消毒剂要放在儿童不能获得的阴凉处。

5、在特殊场合配制和使用高浓度消毒剂,或长时间使用消毒剂时,应穿戴合适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注意不是口罩)、防护手套(可用乳胶或橡胶手套,不可使用棉布或棉线手套)。未穿戴合适防护用品,不可在密闭空间内配制和使用消毒剂。

滥用消毒剂,未掌握消毒剂科学配制和使用方法,或家庭储存消毒剂无安全措施,或使用饮料瓶盛放消毒剂,造成他人的误服和误用均可造成消毒剂中毒。大多数消毒剂中毒经过合理处理,都可以很快痊愈,仅有少数(如大量误服消毒液,在狭小空间内混合含氯消毒剂和酸液)会造成脏器明显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急救措施

◎ 呼吸道吸入接触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到空气新鲜处。

◎ 皮肤黏膜(包括眼睛)接触者,立即使用大量流动清水反复冲冼10分钟以上。

◎ 如果患者接触剂量较大,或者症状持续不改善,应立即送医院继续救治。

氢氧化钠中毒的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迅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转移到新鲜空气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迅速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迅速就医。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洪水过后,新乡一家庭未用完的消毒剂被1岁孩子误喝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