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大数据的关系(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未来农作物种植发展趋势?)
区块链技术赋能智慧农业。日前,由浙商研究会新经济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创见未来数字兴农专场沙龙暨第四届数秦开放日在杭举行。
“数字农业是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实现农业产能提升、产值提高。”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崔伟在“乡村振兴与农业数字化建设”为主题的演讲中传达,围绕农业生产、消费、监管、服务四大场景,可依托“数农平台”为农户、农企、消费者、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提供精确种植、提高产能产值、农产品溯源的质量技术系统。
他认为,在精准种植方面,基于物联网设备等采集的数据源,区块链可以实现种植过程数据的精确上链记录,并保证其不可伪造;利用数据科学挖掘“环境-作物-管理”最优关系,提质增收。在农产品溯源方面,依托数农平台精准种植体系,赋能农产品直销定价过程,并为其形成高溢价的信用背书,保证渠道商品可溯可验。
崔伟表示,智慧农业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融合技术,可实现单点消费互联价值向多元产业互联价值扩展,赋能农业的业务多元化、管理智能化与产业融合化。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孙林从农产品生产流通档案、农产品品牌价值、消费者信任和购买力、监管部门全流程管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升级、农产品销量利润等方面介绍了农产品溯源的价值。
在孙林看来,区块链绝不是单独运用的一项技术,而是与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相融合。“区块链将在可信共享上运用广阔,即‘数字乡村+区块链’‘电子政务+区块链’。”
崔伟表示,智慧乡村建设中需要用到科技“V字方法论”改造农业。“企业首先要了解业务,比特币新闻发现哪些地方可以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效率,提升数据共享水平,再构建解决方案。”崔伟说。
来自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的艾冬玉认为,区块链作为改变生产关系的重要力量,在共建乡村治理方面也意义深远。“比如建立检测机制,对土壤进行全域的检测、修复方面;再如农药等包装品在垃圾分类中属危废品,单独分类处理方面。”她说,随意丢弃危废品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隐患,若利用区块链建立出厂追溯机制,可有效解决统一回收处理的问题。
“区块链智慧农业的推动,离不开政府各机构的聚力支持。”浙商研究会新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卢恩伟表示,如经信系统对“工业和信息化”进行鼓励和引领,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发改委系统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推动中央投资进一步向“三农”倾斜;金融办的金融扶持和相关政策支持等。“如何让科技赋能农业、让虚拟经济融合实体经济,是需要携手探路的。比如科技厅基于科技+农业,可探索出台相关政策。”他表示。
此外,卢恩伟认为需要鼓励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共同参与区块链农业技术的研发;并建议农民等基层农业工作人员和广大农业企业使用这些技术,政府主导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补贴,降低使用门槛。在销售流通环节上,希望市监局等部门给予相关机构关心和鼓励,引导智慧农业全方位发展。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通讯员 陈津 记者 赵琦)
编辑:王航飞
","content_hash"!"8005c17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