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虚拟货币排名(国内十大“传销币”事件-还原事实真相)
创意配图:区块链
区块链概念大热之后,特别是比特币8年涨了1000万倍、完全秒杀了人类史上的任何投资品种。传统的传销模式纷纷升级换代,全部披上了“区块链”这件华丽的外衣,他们打着虚拟货币投资的旗号,做的却是非法集资或网络传销的勾当!
区块链网早在去年就已经披露了多起 “传销币”“击鼓传花”的传销游戏。
国内十大“传销币”事件
我们来看一下,影响最大的十起“传销币”事件:
1、MBI-易物币
据豆瓣上显示:MBI国际集团自称是一家多元化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叫张誉发,祖籍潮州,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
张誉发团队在2015年推出一款MFC游戏,通过网上注册,打着代币理财的幌子,通过人传人的方式在各地蔓延,参与者多为50-60岁的中老年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参与者通常不听家人劝阻,将所有资产甚至养老金倾当而出。
张誉发团队将易物币打造成虚拟货币,谎称每年会有一倍以上的回报率,通过在线商城购物、线下交易的方式,使易物币发生流通,再通过开办宣讲会进行宣传,编造投资虚拟币只涨不跌的谎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大肆发展下线。具体传销形式如下:
1)参加该组织需要交纳100——5000美金元不等金额的入门费用,通过交纳入门费获取资格。
2)通过拉人头发展人员组成层级关系。该组织虽然宣称静态+动态,但是从其制度设计上看,动态拉人头发展人员才是其吸收新资金进入的唯一渠道。
3)通过广告奖金、娱乐奖金、游戏奖金的方式,采用多层次计酬。
截止2017年7月,MBI的传销业务会员规模达到了480万人,会员投资金额高达几百亿元。尽管官方早已认定MBI为传销币,创始人张誉发及部分骨干也早已判刑,但贪婪者依旧前赴后继,2018年初因深陷MBI传销骗局的新闻仍不断爆出。
2、M3-威达利
威达利最早出现在2012年,其宣称:只要每天点击多少个广告,就可以嫌钱。传销形式与易物币类似,进组织前需先交加盟费,3000、5000、9000不等,若拉人还可以有提成。
3、奇乐吧
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之间,在成都、资阳、眉山、彭山等地,一伙人利用网络游戏平台“奇乐吧”疯狂发展下线赚取分红。交纳一定数量的金钱后就可以成为会员。之后,为获取更多的返利,会员即在各地大肆发展人员加入“奇乐吧”
4、微视传媒电子币
在上面的传销币中有借壳国外货币的名称,这个币则是“借用”香港公司名称。
微视传媒电子币在2014年的时候即开始大肆宣传,以点灯点广告为劳动表象以投资1200日收益12元…投资36000日收益240元为劳动回报的高额诱惑骗取受害人。
其自称是全球著名移动营销公司IAB的亚太区全资子公司,由香港微视传媒运营,同亚太、北美、欧洲等8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公司有业务往来,服务横跨金融、石油、化工、高科技、食品和汽车等各大领域。
然而,其公司实际前身为香港尤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万港币,成立于2009年11月26日,2013年10月21日更名为香港微视传媒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登记中没有注明其全资法人/自然人IAB,也没发现任何与“被IAB收购改名”相关的信息。
5、分红点币
2014年下半年,张某甲利用其设立的徐州盈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通过建立网站以万店连锁互联网店为依托,以推销深海鱼油、花栓豆、蔬菜汤、昆虫胰岛素、青春定格原液等商品为名发展会员,要求参加者以至少缴纳1万元费用购买商品的方式获得会员资格,比特币走势按照一定顺序将会员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会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以分红、直接提现或以电子币、积分、分红点币等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抵扣获利,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
截止2015年上半年期间,参与该传销组织人员达34人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其中张某甲在该传销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
6、暗黑币
山寨“暗黑币”最早出现于2014年,由香港居民杜玲、刘雄联手打造,为支撑虚假“暗黑币”投资,其在香港成立了达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由刘雄等人建立的山寨“暗黑币”网站与真正的“暗黑币”没有任何关联,它只是借助“暗黑币”的名声及价值大肆进行宣传,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真正的暗黑币后已更名为Dash-达世币)
打着投资虚拟货币“暗黑币”的旗号,刘雄等人在互联网兜售所谓“暗黑币”吸纳会员。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底,短短8个月时间就在中国内地发展会员3万余个(以累计注册账号计算),案发前,达康公司每天入账资金达到两三千万元,总涉案金额近15亿元。
7、AC亚洲币
2014年9月AC复利系统包装成一家致力于互联网金融研究和创新理财的民族企业,命名为“亚币集团”。
2015年10月,项某账户上资金已达460余万元人民币,其他骨干会员分别盈利180万元至60万元人民币,最终因2万多人的“AC维权”的群体聚合在一起,通过交流知道越来越多的内幕,遂报警。
8、恒星币
“恒星币”的套路跟上述的“暗黑币”类似,本是一款国外数字货币,却被国内的不法分子借壳疯狂利用,谋取暴利。
山寨“恒星币”最早出现于2016年4月,通过虚假宣传可获得高额回报的方式,在微信群推广发展会员,吸引群众投资购买所谓能生产“恒星币”的“矿机”之后成为会员,会员至少投资100元购买一台“小矿机”,网站就会自动生成推广“恒星币”的链接,作为会员发展下线并从中获利的渠道和依据。
据悉,犯罪嫌疑人通过“拉人头”传销手法售卖“矿机”,“矿机”自动生产“恒星币”并注册“恒星币”会员,以此方式大量发展下线成员。上线根据账号级别每次收取下线投资额的3%-22%作为提成。整个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注册会员达15万多个,涉案金额约1000多万元。
9、金缘购物联盟电子币
最早的时候,金缘购物联盟是一个使用虚拟货币炒作虚拟股票的网站,服务器设在美国,由李博忠、李明新二人建立,2011年1月在互联网上开盘,针对的对象是中国公众。
2011年5月起,李杰接手了金缘购物联盟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开始管理整个金缘购物联盟网站的开盘、收盘、股票拆分等事宜。在联盟中,购买股票必须要用网站内的游戏币EP进行购买(1EP=1美元=6。8元人民币)。
李杰接盘后在互联网上找了一个名叫文矿生的身份证信息,在上海环迅公司注册了一个三方支付平台的商户。由于该网络需要不断发展人员加入,发展人员加入有推广奖、平衡奖、管理奖等奖励制度。
从2011年4月18日至2012年5月7日,该传销网络利用上海环迅平台,共收取会员用于传销的资金1425。19万元,涉及全国三十几个省区市,16000多人上当受骗,其中资金大部分转到了李杰掌握的8个银行账户上。
10、长江国际虚拟币
不法分子在国内或国外注册成立空壳公司并设立网站,大肆宣传虚构某种“虚拟货币”的价值,捏造博彩、娱乐、医疗等实体项目,以多至百倍收益的“高额返利”为噱头,鼓励会员以开拓市场、与人共享等“拉人头”的方式赚取回报,不断吸纳会员会费达到敛财目的。
","content_hash"!"56a071d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