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驶入高光时刻 技术创新驱动全面爆发
雷军讲出“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后,小米的表现再次证明了自己。
8月25日,小米集团(1810.HK)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业绩爆棚。总营收878亿元,同比增长64%;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87.4%,均创单季历史新高,远超市场预期。
为这份财报贡献最大的是手机业务。过去三个月,小米手机的全球出货量达到5290万台,超越了苹果,达到全球第二位。雷军更是在前不久的一次演讲中宣称将,三年超过三星,做到第一。
小米副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上表示,这不是空想。除了欧洲、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本土市场,小米手机还有很大的空间。
小米十年之期提出的“手机×AIoT”战略,已经为其打开了新十年的高增长起点,如何在未来更广阔发展道路稳步前进,小米最新的财报似乎也给出了答案。
手机业务发力
超越苹果站上全球第二
过去半年,小米在全球手机市场成功补位。
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达到5290万台,超过苹果,首次达到全球第二。
从经营数据上看,小米手机业务再次扛起了业绩大旗。2021年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增长八成至591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达七成,比例在三年内最高。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小米出货量首次达到全球第二,市占率实现16.7%。
手机销量增长的核心动力依然来自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随着华为撤出市场,小米境外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1年二季度,小米境外市场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八成。据Canalys,按照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欧洲、东南亚市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首次排名第一。
小米上市后启动双品牌策略,效果正日益凸显,无论是Redmi还是小米高端机型,这两年产品力和竞争力都显著提升。
小米近期重申夯实高端战略,希望站稳全球销量亚军。2020年疫情期间,小米正式进军手机高端市场,并成功突破了过去的价格天花板,达到了10000元以上价格区间(折叠屏产品MIX Fold)。今年8月,小米更新了高端旗舰手机MIX数字系列,小米创始人雷军也通过年度演讲重申了小米做大高端的决心。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在中国大陆定价3000元及以上,以及境外定价300欧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超过1200万台,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
小米手机能拿到这样的成绩,核心原因在于小米对技术的持续投入。今年一季度小米研发投入达到30亿,第二季度再次增加至31亿,而上半年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为124亿。也就是说,小米把赚到的利润一半都砸进去搞研发。
同时,小米也在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规模。此前,雷军在微博中表示“人才是小米新十年腾飞的基石” ,小米计划在2021年招募超过5000名工程师,并且通过“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奖励了3904名优秀工程师。
手机业务在存量竞争中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也离不开小米对内持续修补线下渠道短板,对外巩固强势的运营商渠道。今年以来,小米几乎保持一个月新增1100家门店的速度开店,截至6月底,小米线下门店小米之家突破7600家。根据计划,小米之家未来要开设 10000 家乡镇授权店。
为了实现小米三年第一的目标,小米位于北京昌平的智能工厂已于7月开工,将和2020年年中投产的北京亦庄工厂协同生产智能手机,昌平工厂的目标年产量是1000万台高端手机。
AIoT保持强劲增速
生态壁垒逐渐成型
继续做大手机业务,只是小米的战略底盘。在进入资本市场的竞争后,小米需要更多的高毛利业务,维持高市值。
小米在十周年之际再次战略升级,提出了“手机×AIoT”的新核心战略。希望发挥手机在智能家居中的“中控”角色,生态链中的AIoT产品围绕手机共同构建智能生活。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仍保持强劲增速,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5.9%。
IoT业务是手机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区域饱和后,想要在物联网时代保持影响力的必要选择。以手机为中控核心构建的IoT生态,也是小米在海外市场抗衡苹果、三星等品牌的必要子弹。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小米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到3.74亿,有740万用户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这部分铁杆“米粉”是小米向高端进军、持续扩大生态链的充分必要条件。通常,拥有越多同品牌IoT设备,用户对于其生态就会愈发依赖,并且愿意持续购买该品牌其他生态产品,这意味着小米IoT生态的壁垒已经逐渐成型。
智能手机业务快速增长以及生态活力的增强,带动小米用户数量高速增长。截至6月末,全球MIUI月活用户数已经达到4.54亿,同比增32.1%。其中,中国大陆地区MIUI月活用户数1.24亿,同比增13%。
同时,由于小米手机以及IoT产品在全球的快速扩张,小米另一现金牛业务互联网服务再次实现20%左右的高增长。其中,广告业务创历史新高,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46.2%,连续5个季度保持环比增长。
根据摩根大通预测,随着小米在中国市场更多高端手机推出及每月活跃用户量持续增加,互联网服务下半年及明年增长将加快。
海外市场补位 收入占比近半
小米能在二季度实现多个维度的高增长,离不开海外市场的支持。
二季度,小米来自海外的收入达到436亿元,同比增长81.6%,在总收入中已经占比近半。其中,小米手机业务在全球22个市场排名第一。
2015-2016年,小米开始“战略转移”进军海外市场。在最开始进入的印度和东南亚,小米手机通过高性价比迅速打开市场,但彼时在欧洲市场,尤其是法国、德国、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市场,基于华为跟当地运营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小米迟迟无法实现突破性增长。
截至6月末,小米在西欧地区市占率进一步上升至22.2%,市场份额稳居前三。在西班牙,小米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保持第一;在意大利和法国市占率也在二季度首次达到第一。
小米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共建小米生态,也让IoT产品品牌力持续释放。二季度小米境外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3.8%,西欧、拉美地区在2021年6月MIUI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分别增长超过60%和125%。
而且,小米在海外市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硬件销售,而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拓展软件收入。可以佐证的是,二季度小米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是11亿元,同比增长96.8%。
完善生态空间布局
小米在今年已经找到了新的硬件入口。
今年3月,小米正式宣布造车,雷军表示最快3年就能见到成品。
这份新造车计划已经有了新的进展。财报发布当天,小米宣布将以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企业深动科技。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称,小米会深度参与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研发,深动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积累和落地经验。因此小米希望通过收购来缩短自动驾驶技术上市的时间。
深动科技只是小米投资和收购的众多公司之一。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以及顺为资本等早已经在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领域布局,参与投资的芯片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20家,涉及AI芯片研发、显示驱动芯片、射频及高端模拟芯片、传感器芯片、功率器件研发等各个方面。
今年6月,小米投资了纵目科技、禾塞科技两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前者以机器视觉算法和大规模量产传感器技术为主,后者则专注于激光雷达技术。
小米的造车之路已经踏上实地。王翔在财报会上表示,启动造车计划后,小米正在广募汽车行业人才,目前首批招募了500名自动驾驶相关人员,未来会加速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小米造车并不是单纯开拓一个硬件业务,而是完善小米生态的空间布局。
小米的战略目标一直锁定的是空间,而非某类用户。最初的智能手机业务代表移动空间,家居家电代表室内空间。而智能汽车正在成为重要交互与娱乐入口,应用的场景具备足够想象空间。小米造车瞄准的也正是这部分车上空间。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触及天花板,短期市场红利迟早会消退,IoT产品通过形成以手机为中控的产品矩阵将小米的价值周期大大拉长。但在小米的生态布局中,还缺少一份高价值、高潜力产品来抬高长期增长空间,智能汽车正好补全了这块短板。
凭借广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软硬件融合技术能力,小米的汽车跑起来似乎并不遥远。
?END?
▼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小米驶入高光时刻 技术创新驱动全面爆发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