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叛逆者》火了,陈默群的原型,可能是几个叛逆者的集合。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叛逆者》火了,陈默群的原型,可能是几个叛逆者的集合。”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叛逆者》火了,陈默群的原型,可能是几个叛逆者的集合。
由朱一龙、童瑶、王志文、王阳、朱珠领衔主演的《叛逆者》6月7日开播。仅半小时,CCTV-8收视破1,位列同时段全部频道电视剧排名第一。
剧情紧凑不拖沓,内容新颖刺激,观众直呼过瘾,全程无槽点。
《叛逆者》聚焦的是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人。1936年,年轻的复兴社干部特训班学员林楠笙(朱一龙饰演),被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站长陈默群带往上海,参加抓捕潜伏在复兴社的地下党员的故事。
电视剧《叛逆者》当下正在热播中,估计很多观众都觉得陈默群这个名字,怎么会这么耳熟?陈默群的历史原型是谁?
因为在众多反映民国时期的谍战剧中“默群”这两个字,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而这两个字更成为了特务头子的专用名字。那么,陈默群的历史原型是谁?
陈默群的历史原型是谁?
而在电视剧《叛逆者》中,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出陈默群很有可能就是
李士群,丁默邨,王天木,陈恭澍等叛逆者的集合体
为什么说陈默群会是他们几个人的合体?
之所以说陈默群是他们几个人的合体,皆是因为《叛逆者》这部电视剧发生的历史背景。剧中的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上海,此时汪精卫还没有背叛南京政府,陈默群也没有成为汪精卫的爪牙。他现在只是在履行自己对党国的职责。那便是搜捕上海地区的地下党成员。
而在《叛逆者》已更新的剧情中,我们会发现陈默群所领导的上海站,存在着派系斗争。这就给陈默群投敌埋下了伏笔。要知道,陈默群能够成为上海站的站长,皆是因为他在谍报方面的能力与资历。
李士群(1906—1943),原名萃,遂昌妙高镇人。
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读书。20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曾去苏联留学。1928年回国,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2年,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逮捕叛变,任调查科上海区直属情报员、南京区侦察员、留俄学生招待所副主任。1933年秋,因调查科上海区区长遭伏击毙命,涉嫌遭逮捕,押解南京调查科后获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潜伏南京。1938年逃往香港投降日本侵略军,回上海组建特工队伍,成立汪伪七十六号特工总部,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党部特务委员会秘书长。1940年3月,充任汪伪国民政府警政部政务次长、部长,兼特工总部主任,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兼江苏办事处处长,伪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部部长,伪江苏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爱国志士。1943年9月6日,被日本上海-特高课长以请客为名投毒,9月9日,毙命于苏州。
丁默邨
丁默邨,湖南常德人,早年加入我党,后又投靠了老蒋,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1934年,他晋升为“调查统计局”第三处处长,负责邮电检查。1938年,我党成员张国焘从延安叛逃武汉,陈立夫让丁默邨招待他。眼看丁默邨越来越受重用,二处处长戴笠非常嫉妒,决定要除掉此人。于是,他向老蒋告状说丁默邨贪污。因此,三处被解散,丁默邨手中的权力也基本被没收。
这时,汪精卫投靠日本,当起了大汉奸。曾经的同僚、汉奸头目李士群开始拉拢丁默邨。面对日本人给出的丰厚条件,他欣然应允,与土肥原贤二频繁接触,出卖了大量民国政府的情报。日本人看到了丁默邨的诚意,很高兴,便任命他为日本上海特工部的主任。之后,他的官职一路高升。这种为了利益而出卖国家的小人,为人不齿。
为镇压上海的抗日舆论,丁默邨制造了很多血案,大肆捕杀我党人士以及爱国的国人,很多革命志士惨死在他手上。1941年,他发表《岁首感言》,竟然声称只有“东亚会战”胜利,东亚民族才能“解放”。他一边让国人放弃抵抗,一边夸耀日军的“战功”,鼓吹中国军队应加强训练,和日军并肩作战,实现“大东亚共荣圈”。他的行为,令人发指,愧对他是中国人的身份,丢尽了脸。
汪精卫死后,陈公博接任了他的位置,丁默邨则成了汪伪政府最高国防会议的秘书长。不久,他又调任伪浙江省的省长,兼任省保安司令等职,集党、政、军权于一身。日军即将溃败前夕,他给自己谋了一条后路,千方百计找上戴笠和顾祝同,通过两人向老蒋保证自己会把浙江省“完璧归赵”,不让我党“抢走”。从那以后,他表面上是在伪政府任职,背地里是在帮民国政府做事。
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有效利用了丁默邨这颗棋子,命他“围剿”我军。没过多久,戴笠就翻脸了,诱骗他到重庆,将其囚禁在白公馆。戴笠死后,他被押到南京。见大事不妙,他便让妻子赵慧敏去找赵冰谷求老领导陈立夫帮忙。为了救丈夫,赵慧敏拿出了丁默邨当汉奸时所搜刮的民脂民膏,散尽家产。没想到赵冰谷只是想趁机侵吞了他的财产,根本不想救他。丁默邨苦心经营一生的家产,最终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1946年9月底,民国政府审判了丁默邨。他在法庭上想方设法为自己辩解,陈述了自己对他们的贡献。但此时民国政府已经拿回了浙江的行政权,他手下的兵团也被收服。对民国政府来说,丁默邨这颗棋子没有了利用价值,除掉他还能平息民愤,何乐而不为?
所以,丁默邨于1947年7月5日,被民国政府以汉奸罪枪决于南京老虎桥监狱。
王天木
早年戴笠手下,能武能文之辈如过江之鲫,但总的来说,越是黄埔系的,越是浙江人越能得到戴笠的信任和重用。不过,有一个人属于“杂牌军”出身,却能在后来跻身军统四大天王之一。这个人就是王天木。
王天木早年出身东北军,在军校读过步兵指挥,然后又辗转去了西北军当了参议。按照戴笠的标准,他应该是个不折不扣的杂牌军出身。然而王天木其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特务天才。凭借其能力,戴笠很快就把整个华北的地下组织交给了他,而且还把他比作自己的左膀右臂,称其为军统的四大天王。
王天木本人虽然是个心狠手辣的杀人魔王,但是从外表看上去,他长得斯斯文文,经常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穿着一套笔挺的白衬衫,嘴上总有着和善的笑容。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北平的学生们拜把子结交成为兄弟,组织抗日杀奸团。当学生们看到一个笑呵呵的胖子的时候,根本想不到这个人就是叱咤华北的王天木。
王天木虽然长相一般,但是却心狠手辣。他就曾经组织了对于汪精卫和张敬尧的刺杀。当刺杀汪精卫失败之后,王天木被汪伪最恐怖的特务组织76号给逮捕。然而,过了几天,76号头头李士群却将其释放。一般进了76号的人很难再活着走出来,而王天木却毫发无损。
得知消息的戴笠大怒,认为王天木已经背叛了他,于是下令军统对于王天木格杀勿论。王天木急得直跺脚,他知道自己没有背叛戴笠,但是自己却又百口莫辩,索性就彻底叛变,供出了军统在华北地区所有的间谍网。这正是李士群的反间计,让王戴二人反目成仇。整个华北立刻变成了人间地狱。不少立志报国的抗日杀奸团的爱国学生也被抓捕进狱,受尽了折磨之后被处以极刑。整个平津外加冀察绥三省的游击队也遭到了清洗。王天木一人的叛变,带来了军统无尽的损失。
但是,这样一个汉奸却没有遭到最后的惩处。王天木在抗战胜利之后,隐居于北平,逃过了后来对于汉奸的审查。当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又去了台湾,最后在那里终老,逃过了法律的审判。
陈恭澍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南京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毕业,中国国民党军统特务。1925年,陈恭澍因琐事与嫂子发生争吵,当时陈恭澍18岁,刚刚中学毕业,年少气盛的他一气之下居然离家出走。这一走就跑到了广东,与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陈恭澍投考了黄埔军校,而且一考即中,顺利地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后因生病延期入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陈恭澍是1926年3月从广东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的,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绰号辣手书生。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华北区区长、上海特二区区长等职,先后策划刺杀张敬尧、石友三、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汪精卫等汉奸,一度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号称军统第一杀手。1941年10月在上海被汪伪76号特工总部逮捕,为保全性命被迫投降,暗中却与军统局长戴笠取得联系。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上海当局以汉奸罪为名逮捕,两年后获释。后任中央训练团河北大队长、绥靖总队上校总队长,驻守北平、河北一带,负责与人民解放军进行所谓的政治作战。1949年赴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晚年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系列,因深入揭露军统内幕,一度成为台湾出版界的抢手货。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叛逆者》火了,陈默群的原型,可能是几个叛逆者的集合。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