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一类致癌物,你一定要了解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口臭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一类致癌物,你一定要了解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口臭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一类致癌物,你一定要了解”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臭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一类致癌物,你一定要了解

口臭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一类致癌物,你一定要了解

早在几万年以前,人体内已经有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它默默在人体胃里面定居,和人类同呼吸,共生长!但人们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在胃酸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生存。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它,并且怀疑它跟胃溃疡的发病有关,两人的科学发现颠覆认知,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关于这种细菌,人们有很多疑问: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什么细菌?到底有什么危害?怎么知道自己有无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如何根治?多久后复查?儿童感染了,需要治疗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今天就逐一来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Part1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呈螺旋状,是唯一能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它进入人体内之后会寄居在胃上皮细胞的表面,人体难以自发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会产生各种对黏膜有破坏作用的酶和细胞毒素,还会刺激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损伤黏膜。

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的国家,25%-30%的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肠道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病、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

虽然并不是所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都会得胃癌,但是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特别是胃窦感染的患者,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所以幽门螺旋杆菌也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2]。

Part2

怎么知道自己有无感染幽门螺杆菌?

很多人认为有口臭或者其它胃部不舒服的症状,就代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辨别方法是不靠谱的,必须要经过检测才知道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如何检测?首先需要去正规医院做检查,首选14C或者13C呼气试验,无创,出结果快。其它检测方法还包括:血清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等非侵入性的检测方式,以及胃黏膜活体组织检查等需要内镜检查的检测方法[2]。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art3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的确和很多疾病关系密切,但大部分时候也可以和我们人体和平相处,并非所有人感染了它,都需要立即根治。通常认为,确诊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有以下情况,医生会建议根治幽门螺杆菌:

一是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二是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患者;

三是患有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加大患胃癌的风险;

四是有MALT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患者[3]。

Part4

如何根治?多久后复查?

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是三联疗法和铋四联疗法:

(1)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就是两种抗生素联合一个质子泵抑制剂,但是由于很多地区的幽门螺旋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升高,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选择传统三联疗法。而考虑铋四联疗法。

(2)铋四联疗法

就是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一个铋制剂,建议联用14天。医生会根据当地的耐药情况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复查时间

治疗之后并不建议立马复查,因为可能会受药物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建议在根除治疗4-8周之后再进行复查[3]。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art5

幽门螺杆菌容易再次感染吗?和携带幽门螺杆菌的人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之后再次感染的风险会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根除治疗12个月的再感染率为1.5%。

国内外多项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和水源途径传播,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一起吃饭也能够传播幽门螺杆菌[4]。

Part6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需要治疗吗?

如果儿童确诊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时,必须根治。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1)慢性胃炎;(2)胃癌家族史;(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5]。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是多种胃部疾病的诱发因素,想要预防,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防止重复和交叉感染。而就算真的感染了,也不用太过担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决策,如果有必要,就按照医生建议及时进行根除治疗[1]。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05:397-402.

[2]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 中华消化杂志,2021,04:221-233.

[3]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J]. 中华消化杂志,2020,12:797-802.

[4] 李超,张振玉. 2017年台湾幽门螺杆菌共识: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管理、筛选治疗和监控以改善台湾地区胃癌控制的共识[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01:1-12.

[5]佚名.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15, 53(007):496-498.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口臭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种一类致癌物,你一定要了解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