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走势图8年(10年,上涨5600000倍!比特币,未来有稀缺性吗?)

  比特币价格走势图8年(10年,上涨5600000倍!比特币,未来有稀缺性吗?)

比特币,上天了。

  

可是,

  

想说爱你不容易。

  


  

文字如下:

  

今年10月份以来,比特币的价格再次狂涨,10月初大约是1万美元,到12月底的这几天在2。8万美元附近波动。三个月上涨了180%。

  

事实上,今年以来的比特币价格都一直在狂涨。3月13日创下了4106美元的最低价,12月27日创下了28,288美元的最高价,9个月上涨了589%。

  

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拉长………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2009年1月4日,比特币白皮书的作者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获得了第1笔50枚比特币。比特币由此从无到有,降临到我们这个世界。

  

2010年5月22日,美国程序员拉斯勒在一个比特币论坛发帖说,希望用1万个比特币交换两个价值25美元的披萨。一个英国志愿者与拉斯勒达成了交易,这是比特币历史上的第1次交易,也是第1次对比特币进行定价。价格是多少呢?1万个比特币价值50美元,也就是一个比特币值0。005美元,折合人民币3分钱。

  

2020年12月27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达到了28,288美元,折合人民币183,872元。

  

从2010年5月22日,到2020年12月27日,10年间,按美元计价,比特币上涨了560万倍。按人民币计价上涨了610万倍

  

简单一点说,过去10年,上涨560万倍。今年,9个月,上涨了将近6倍。

  

可是,我没有买比特币,所以,这个发财的高速列车我没有搭上。

  

说实话,一直泡在财经领域,这样发财的奇迹列车我一直没有搭上,实在是有点羞于启齿。

  

可是我坚持不上车。

  

难道我不想发财吗?肯定不是。

  

那又是为什么呢?

  

关键一点,我对于那些看涨比特币的论调实在无法理解。

  

看涨比特币的论调之一,就是比特币在未来具有稀缺性。

  

从经济规律和经济原理上来讲,凡是稀缺的东西,价格一定会涨,当然这也是生活常识。在这一点上,朴素的生活常识和高深的经济学原理是高度一致的。

  

可是,比特币在未来一定具有稀缺性吗?我不管怎么想,我都想不出它的稀缺性。

  

说比特币未来具有稀缺性的人,首先拿出来的证据就是,比特币总额只有2,100万个。相对于我们现在世界上的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之类,动不动就以万亿为单位,这个只能用千万做单位的玩意儿,数字好像真的很小。

  

不管怎么说,比特币吸引人的一个地方,就是因为它数量很少。

  

可是我不明白,数量少的东西就一定稀缺吗?

  

我家里有一块石头,是我从河边上捡过来的——当时觉得它挺好看,我就把它捡回来了,全世界就它一个,没有第2个。数量只有一个,你说稀缺不稀缺?

  

如果按照数量少就意味着稀缺的逻辑,那我家里这块石头一定非常稀缺,那它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呢?是不是应该超过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应该超过2。8万美元呢?

  

如果我便宜一点卖,用2。5万美元往出卖,有哪位朋友愿意买呢?

  

反正我是不做这个梦的。我的这块我亲自从河边上捡回来的这块石头,数量只有一个,数量是比特币总数的1/2,100万,但我还是不认为它具有稀缺性。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讨论一个东西是否具有稀缺性,不能光看着它的数量少,还要看它的需求有多高。

  

比如我的这块石头,现在除了我愿意要它,世界上没有人要它,所以它的数量是1,它的需求也是1,所以它就不具有稀缺性。哪一天连我都不喜欢它了,对它的需求就由1变成了0,它就彻底成了废物了。

  

假设,

  

今天晚上,有一个外星人乘坐UFO,在地球发布一个消息说,未来,只要怀里抱着我的这块石头,就可以遨游太空,往返月球、火星,来去自由,不需要坐宇宙飞船或者航天飞机。

  

那么,

  

明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全地球70亿人,立刻有1,000万人需要我这块石头。

  

于是,

  

我这块石头的数量是1,而需求量是1,000万,那么我这块石头就具有了稀缺性。

  

如果没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虽然我这块石头的数量只是1,数量只是比特币数量的1/2,100万。

  

它仍然不具有稀缺性。

  

所以,我们在讨论比特币未来是否具有稀缺性的时候,不仅要看它的数量少,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需求量有多大。

  

那么未来我们这个世界对比特币需求量有多大呢?

  

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需求某一样东西。只有当这样东西对人们有一定的用处之后,人们才会需求这样东西。正如我家里这块石头,它现在仅仅是我喜欢看它这样一个用处,所以需求只有一个。假设它未来具有了带一个人自由往返月球和火星的功能,那么它的需求就会变成1,000万,甚至更高。

  

那么未来比特币有什么功能呢?

  

毫无疑问,比特币,比特币,人们把它当成一种货币。

  

货币是什么?货币就是钱,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所以现在炒作比特币的人,都认为未来人们会把比特币当钱用。

  

那么,未来人们会不会把比特币当钱用呢?

  

  

这个我不好说。或者说我不敢说。

  

如果我武断地说将来它不会被当成钱用,可能那些看好比特币的人一定会骂我,所以我不说这个话。

  

那么我怎么说呢?我就顺着那些看好比特币的人们的思路说,假定比特币未来会被当成钱用。这样总行吧?

  

如果它未来会被当成钱用,那么又有两种可能。

  

第1种可能,老百姓自发地用。我们先暂时不说老百姓自发地用,官府管不管的问题。

  

第2种可能,官府组织和推行百姓使用。

  

那么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我们先分析第1种可能:老百姓自发地用。

  

如果是老百姓自发地用,会是什么情况呢?这自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今天还是围绕着稀缺性这个话题来分析。

  

如果老百姓自发的用,它必须满足什么前提?

  

有人可能会说,必须要满足“不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

  

这话说的很对,点个天大的赞。因为老百姓最痛恨通货膨胀了。而前面已经说了,比特币的总数量很少,全世界的财富很多,所以它肯定是很稀缺的,所以他肯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这一点就不用担心了,这本来也是看好比特币的人的最重要的逻辑支撑。这个话题我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我们接下来说,如果比特币被老百姓自发地用,而且这玩意儿非常稀缺,老百姓会不会用?

  

老百姓会不会用,未来的事其实我也不敢随便瞎说,但是我们可以看一看历史啊,看一看过去的事情啊,尤其是看一看货币史上的关键时期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比如,我们就拿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的具体过程来说事。我在《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119章里面讲了这个过程。大体故事情节是:

  

那个时期,是公元900多年的时候,是中国北宋第3个皇帝真宗时期,当时中国的国际贸易非常发达。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一直在国际上是紧俏商品。广州、泉州、杭州、密州这些地方,比特币汇率都是世界上非常知名的出海港口。通过这些港口,把中国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日本啊、印度啊、阿拉伯啊、东南亚呀、波斯啊这些地方,并进一步把它们运到更远的地方。自然我们中国也会买别人的东西跟别人交换。

  

那么问题来了,外国人买中国的这些产品使用什么货币呢?使用他们本国的货币肯定不行,中国的商人收了波斯的货币,在中国想去买一个锄头买一袋盐,买得到吗?肯定买不到。所以这不行。

  

毫无疑问,最好是使用金子或者是银子。可是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多的金子和银子呢?

  

最后大家选择了用什么呢?回答是:中国的铜钱。

  

为什么能够选择用中国的铜钱呢?还是因为中国的商品非常紧俏。当别人把他们家的东西运到中国来卖的时候,中国给他们支付铜钱,他们拿着铜钱派得上用场,因为他们可以买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总而言之,他收了中国的铜钱,他花得出去,所以大家都比较一致地用中国的铜钱。他卖东西给中国人,中国付铜钱,他买中国的东西,中国收铜钱。

  

所以我在《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114章里面说,那个时候中国的铜钱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元。

  

这事说起来,倒也挺让人有自豪感的。可是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回答是:导致了中国人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了。

  

有人可能很纳闷,现在全世界都用美元,越用美元,美国人的日子就越好过,为什么那个时候全世界用中国的铜钱,中国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呢?

  

原因在于咱中国人厚道,而美国人……我就不说了。

  

中国人厚道在哪里呢?中国人厚道在于中国的铜钱数量有限,不像美国的美元愿意有多少就有多少,今年上半年他们还发出了管饱、管够、无限量的呐喊。

  

你想啊,要想有铜钱,至少要有铜,要想有铜,必须到地底下去挖,挖出来之后还要冶炼,那没办法够管饱管够啊!中国人的厚道就在于铜这玩意儿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有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不像美元就是一张纸,上面写个数字,想写多少就是多少。想写100就是100美元,想写1000就是1000美元。

  

所以,那个时候中国的铜钱非常的稀缺,具有稀缺性。我终于把这个1000多年前的故事跟今天要讲的话题扯在一起了。简单地说,全世界人都用铜钱,导致铜钱很稀缺,具有稀缺性。

  

最后呢?发生什么了呢?

  

回答是:最后导致中国人自己没有铜钱用了。

  

在这种情况下,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按照有些只知道进行逻辑思维而不考察现实生活的人的观点,这很好办,铜钱少了,原来一个铜钱可以交换一样商品,现在一个铜钱交换两样商品,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逻辑说的天衣无缝。

  

可是事实呢?

  

背后的逻辑我就不讲了,总而言之,中国的老百姓没有选择这样做,中国老百姓选择了什么呢?

  

铜钱不够用了,中国老百姓只能选择用铁钱,因为铁的开采量和冶炼能力要比铜大的多。

  

所以最早在中国四川地区开始使用铁钱。

  

重复强调一下,当铜钱具有稀缺性的时候,老百姓选择了什么呢?选择了放弃,而不是一根筋地继续坚持使用,更没有像有些只会进行逻辑推理的人想象的那样让铜钱升值。

  

如果你要问这是为什么,那你去问1000多年前的中国四川人吧,我在这里不做回答,因为篇幅有限。

  

这就是当一种货币具有了稀缺性之后,人们所做出的选择,1000多年前的中国四川人做出了选择。如果未来比特币当钱用,也具有了稀缺性,最后是什么结果,请参照这个故事,请问一问四川人。

  

我在这里讲这个故事不是乱讲的,因为这个故事最终导致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后面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我简单说一下。

  

中国四川的老百姓自发地选择了使用铁钱,可是铁钱有一个问题。他需要的量特别大,而且他非常重。有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买一匹布要请4-5个小伙子抬着铁钱去交易。作为货币的铁钱,要比购买的商品——布,要重得多,所以特别不方便。

  

于是人们就想啊,我把铁钱存到铁钱铺子里面,拿一张收条,我买布的时候就把这张收条给卖布的人,卖布的人如果需要铁钱他再到铁钱铺子那里,自己找人把铁钱抬回家不就行了吗?

  

可是卖布的人心想啊,我何必要拿着这张收条去到铁钱铺子那里把铁钱抬回家呢?我在进购原材料的时候,直接再把这张收条给别人不就完了吗?

  

于是在市场上流通的就不是铁钱,而是铁钱铺子收铁钱的时候出具的收条,这个收条就是交子,这个交子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纸币的产生的真实过程。虽然这不是我今天节目要讲的重点内容,但是这个故事毫无疑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而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故事里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一种货币具有了稀缺性之后,人们就会放弃它。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简要的总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产生,那就是当铜钱具有稀缺性之后,人们逼上梁山先是选择铁钱,由于铁钱过于笨重,再次逼上梁山,选择使用纸币。

  

这个故事的核心逻辑就是当货币具有稀缺性之后,人们就选择了放弃。当然这种稀缺性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放弃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不用了呗。

  

把这个逻辑用在未来人们对比特币的想象上,结果就是这样:假设老百姓自发的愿意使用比特币,而导致了比特币具有非常强的稀缺性,那么这种稀缺性又会导致老百姓不用比特币,结果还是不用比特币。

  

特别强调一点,我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假定老百姓自发地使用,官府不干预,这也跟这个1000多年前的故事的场景是完全一样的,因为那个时候老百姓用铜钱也好,用铁钱也好用,用铁钱铺子里面的收条,也就是交子,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好,官府都没干预。

  

官府为什么不干预呢?因为官府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个时候的真宗皇帝就在皇宫里面吃喝玩乐,后来他才知道有这个事情。他都不知道,他干预啥呢?

  

所以,我讲的这个真实的故事是在官府不闻不问的场景下发生的,完全可以应用到未来老百姓自发使用比特币的场景中,进行联想和和推理。

  

所以我今天节目分析的第1种可能,如果未来老百姓自发地使用比特币,导致比特币真的能够如市场上有些人士所愿,保持所谓的稀缺性,那么最终的结果是老百姓会放弃比特币。所以说稀缺性这个话题,作为现在炒作比特币的逻辑基础,从这第1种可能的角度来说,是不靠谱的。

  

接下来我们说第2种可能,官府强制性的要求使用比特币。

  

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我还是不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我还是讲故事,还是讲中国历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我们现代人都非常痛恨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恨不得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是这方面的愤青,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而拥戴比特币的人基本上都是这类愤青,这件事情好像是一个很潮的事情,很前卫的事情,拥有这种情绪好像特别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同时又好像特别懂货币,在财经方面好像特别有水平。我也经常用这个话题给我脸上贴金。

  

可是我不得不说,这种认知和情绪,其实是一个很古老、很老套、很陈旧的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种憎恨纸币超发的愤青,至少在7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就早已普遍地存在于中国的全社会。

  

在那千千万万的愤青当中,有一个很有名的愤青,就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我在《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122章里面讲,朱元璋是贫苦人家出身,他亲身经历了元朝统治者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情景,等到他当了皇帝,有了权力,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他是怎么想的呢?他认为这一切的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纸币,因为纸币是想印多少就有多少,总之纸币是罪魁祸首。这个想法是不是跟现在拥戴比特币的人们的想法高度一致啊?当然也跟我的思想高度一致。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也跟现代人的想法高度一致。他准备去找一个总额一定——也就是说不能够让统治者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玩意儿,也就是说要具有稀缺性的玩意儿,来代替纸币。

  

朱元璋找到了什么呢?他找到的东西也是非常老套,是:铜钱。

  

铜钱和比特币一样,它的总量是有限制的。铜钱绝对不是你想有多少就有多少。大家都知道,地底下铜的总量是一定的,而且人们的开采能力也是一定的,而且当时那种社会条件下的冶炼能力也是一定的,这和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有什么区别呢?唯一的区别就是,铜钱的总量具体是多大个数字,无法准确的预估起来,至少在当时朱元璋估计不出来。但是它的总量是一定的,而且总量偏少,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决定不用纸币,只用铜钱。

  

我这个人在这一点上确实蛮喜欢朱元璋这个人的,他没有丢失农民本色,一心想着为天下人谋福利。

  

更为重要的是,他是皇帝,他想干嘛就干嘛,谁也拦不住他。而且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非常残暴,他对于贪官也下得了狠手。他在洪武25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颁布了《醒贪简要录》,其中规定:“官吏贪赃60两以上的枭首示众,剥皮楦草”。也就是贪污60两银子就要杀头,然后把你的皮剥下来,再在你的皮里面装上稻草,又缝合起来,又缝成一个人样子,然后再示众,警示别人。

  

可以这样说,朱元璋作为一个草根皇帝,一心想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心情,是毋庸置疑的。他痛恨纸币,他决定选择具有稀缺性的铜钱,那一颗赤诚之心也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朱元璋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呢?

  

首先出现的阶段性结果就是,铜不够用了。

  

不过,这对于朱元璋这个皇帝来说倒不是蛮大的事,铜不够用了,他就到全国到处去搜刮,比如到老百姓家里,要求老百姓家里所有的铜制品都上交官府,让官府去铸造铜钱,以作为货币。

  

然后呢?然后,铜还是不够用。

  

然后,再去搜刮。

  

然后呢?然后再去搜刮。

  

然后呢?几个回合的然后下来,就没有然后了,就没办法了。朱元璋是皇帝,也没办法了。

  

当然,按照现在有些人的想法,应该是有办法的,在逻辑上也说得通,还是前面说的那个逻辑,如果铜不够用,那么,原来一个单位的铜交换一个单位的商品,现在就用一个单位的铜,交换两个单位的商品,不就完了吗?

  

可是朱元璋没有这么做,史书也没有记载,朱元璋为什么没有这么做,总之朱元璋没有这么做。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朱元璋想废除纸币、只用铜钱的决心是相当大的,而且他这个人相当有决心,有手腕,而且也有权力,但凡他有一丝一毫的办法,他就一定会按照这个逻辑做,可是他就是没有做。其实这里面是有逻辑的,但是我今天不讲。

  

他最后怎么办了呢?他投降了,非常牛的朱元璋投降了。他最后还是开始使用纸币,因为纸币这个玩意儿确实方便,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朱元璋开始转换思路,严格控制纸币的总量,但是他没有拒绝使用纸币。

  

朱元璋是皇帝,他当然能够代表官府,所以我们在讨论未来官府如果推动使用比特币,而比特币的总量有限,具有稀缺性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我想参照朱元璋应该是靠谱的。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如果官府推行使用比特币,而比特币数量又有限,又具有稀缺性,最终还是搞不下去。如果你不信,你去看一看朱元璋的经历。

  

这样一来,我今天的节目的结论就出来了,未来人们会不会使用比特币呢?未来的比特币会不会具有稀缺性呢?

  

我认为,不管是老百姓自发地用比特币,还是官府去推行使用,只要它具有稀缺性,它反而最终用不下去了,人们就会放弃使用它,一旦放弃使用它,它的稀缺性就没有了。因为前面已经说过,没有了需求,不管你的数量有多么少,都不具有稀缺性。

  

一旦没有了稀缺性,这个商品的价格还会涨吗?

  

所以,我总是对比特币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那接下来的话我就有点不太好说了,也有点脸红,也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有些人可能会问,你持悲观态度,但是,过去10年,比特币价格上涨560万倍,充分说明了它有稀缺性,这是不是在给你啪啪打脸呢?

  

这个,这个,啊,是吧,你要这样问,嗯,是这样,那,那,那……

  

那我只好说,我过去10年确实被啪啪打脸了。

  

没办法,我只能这么说。那我怎么解释这个事儿呢?

  

其实也很简单和常见,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它不是按照正确的逻辑运行的。这样的事儿我们在金融市场上见到的还少吗?

  

你看我们现在对蚂蚁集团骂声一片,可是,两个月之前,蚂蚁集团的股票上市的时候,大家不都是还是去抢呢?还有人中签了,喜出望外,认为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就全指望蚂蚁集团了。但是我不抢,我没抢,我冒着被打脸的危险没抢。而且还在11月2日,在公众号上专门写文章说这玩意儿很玄,搞不得。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如果,100倍的蚂蚁集团值得买,那么2031年,蚂蚁的利润将是中国GDP的1。79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反正,我这么些年,这样被啪啪打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最终不被打脸就行。

  

那有人还会刨根问底:现在价格上涨难道不是因为它稀缺吗?

  

作为一个讲财经的人,我必须牙咬得狠狠地、无可奈何地说,确实是因为稀缺。因为价格上涨,一定是因为需求很大而供给不足,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学原理,颠扑不破,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被推翻。

  

可是,这种需求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建立在实际的需要基础上吗?

  

毫无疑问,不是建立在实际的需要的基础上,因为现在买比特币的人,有几个人是想用比特币去交换什么商品?买比特币的人,而仅仅是因为想象着未来大概率、可能很稀缺,所以价格还会上涨,所以就去买。他买不是想去,为了交换商品,而是想未来在卖。他就是一个二道贩子,用过去的说法叫投机倒把。

  

这种情况,有点像我这个节目开头所讲的那个故事,如果你想象我家里的这块石头,未来可以带你去往返月球和火星,你一直这样想,一直这样想,你这样想,他这样想,张三这样想,李四这样想,这样想的人多了,于是就会有很多人需要我这块石头,于是我家里这块石头的价格就会疯涨,也可能10年不止上涨560万倍,可能会上涨5,600万倍,或者是5亿6千万倍,都有可能。

  

这时我想起了一个词,这个词是两个字,叫:意淫。

  

是的,意淫,也是可以导致需求的,过去10年比特币的上涨就是因为意淫导致的。

  

唉!很可惜,天底下怎么就没有哪一个人对我家里的这块石头产生意淫呢?要是有人意淫它一下,我可就发了。

  

但是,意淫终究是意淫,你幻想跟哪一个女人或者男人睡觉,并不意味着你真的跟他睡觉了。你幻想睡觉的那个人,不跟你睡觉,终究还是不会跟你睡觉。总有一天,意淫的幻想会破,意淫的情节会消失。意淫的人,终究会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content_hash"!"15b8555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