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区块链(看鉴丨驱动节能:用区块链构建低碳生活生态圈)
2011年,大多数中国人尚不知雾霾为何物;
2012年冬,1/4国土面积、约6亿人受雾霾影响;
2013年,中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
雾锁西湖,霾伏京师成为冬日的常态。
为了应对雾霾,治理环境污染,政府推出一系列新政——从2013年的“大气十条”到2018年的“三年计划”;我们正在一步步向“2030年实现蓝天白云”推进。
在杭州,有这样一个项目,希望应用区块链技术,让大型企业主动减少碳排放的区块链项目——它就是浙江爱立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驱动节能”。
娃哈哈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2。5吨
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的娃哈哈园区内有一个锅炉厂房。
这里,每天会生产80到90吨水蒸气。
这里的锅炉烟管排放出来的气体无色、无味,不会污染大气。
不仅如此,锅炉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了10%。每年,娃哈哈都可实现节能收益120。7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2。5吨,二氧化硫排放78吨、氮氧化物排放67。9吨。
这一切,都源于“驱动节能”。
浙江爱立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缪美芳介绍:“娃哈哈这个项目耗资300万元。设备透过两段式加热,渐次提升水温,增加能源使用效率。”第一阶段燃烧木材时产生的热气用于第一阶段加热,对常温水进行初步加温,接着进行二次加温,比起一次性地把常温水加热成水蒸气,这种二阶段加热的方式,更加节能。
用能数据的研发价值和商业价值被忽视
驱动节能是针对锅炉污染排放而推出的产品。
锅炉?是不是觉得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其实不然,锅炉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热能供应设备。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 以及工业和民用采暖都需要锅炉供给大量的热能。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锅炉是一种能源转换设备。在锅炉中,一次能源(燃料)的化学贮藏能通过燃烧过程转化为燃烧产物(烟气和灰渣)所载有的热能 ,然后又通过传热过程将热量传递给中间载热体(例如水和蒸汽),比特币走势依靠它将热量输送到用热设备中去。
2017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是44。9亿吨。若平均能耗降低10%,可直接节省标煤4。49亿吨,减少CO2排放11。76亿吨,减少SO2排放3816。5万吨,减少NOx排放3322。6万吨。
“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开始关注节能减排,但是从目前来看,在锅炉节能减排领域还有提升空间。很多企业在节能过程中只获得了直接的燃料节约价值,其用能数据的研发价值和商业价值却流失了。”
缪美芳介绍,这些数据的价值不容小觑。“首先是研发价值,用户在能源使用过程中的习惯、能耗量、设备数据、产能数据等一旦进入大数据平台,其数据对于科研机构在节能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科研突破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其次是商业价值,碳排放权一直是全球认可可交易的,而中小型企业在节能后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缪美芳表示,用能数据是整个节能减排产业中的一种极具价值的数据资产。在数据经济的世界里,每一次用能都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数据。目前这些用能数据未完全有效开发,仍处于数字信息化程度低、采集分析不精准、计量不精准、过于分散凌乱、可篡改性强、共识性弱的局面,造成用能数据的研发价值和商业价值无法得以真正互联和体现。
“用能数据+区块链”让企业主动节能减排
如何让用能数据有效互联融合、价值延展,体现出其独有的研发价值和商业价值是目前一道难题。
“区块链特有的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特性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缪美芳介绍,用能数据+区块链”拥有三大属性。
1。“连接”属性,将信息资源高效整合和连接以降低科研资源的浪费并提高效率;
2。“智能”属性,利用整个受众人群产生的大数据,结合智能算法,基于数据为能源管理师和科研研发人员决策提供新的可靠支撑;
3。“体验”属性,在研发端的产品和科研过程,以及受众端的精准节能保障、节能方案量身定制应用中,不断改善各方体验。
“节能链自动优化燃烧功能会对锅炉的燃烧方式进行优化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另外,节能链还能采集并分析锅炉的运行工况数据、产能数据、用能数据等,将数据传输至区块链,用户可以随时查看以前的运行数据。同时,对于运行时超出安全警戒线的工作环节进行实时报警;根据每天节能量和碳排放量,计算出节能积分回馈至用户。”
随着用户的增加,用能数据不断地传输至区块链,用能大数据库也会越来越强大。科研机构或个人需要用户用能数据进行科研工作时,需要向驱动节能提出申请并交纳一定的节能积分,在得到用户和驱动节能的超级节点授权认可后,方能使用用户的用能数据,而交纳的节能积分将分发给提供数据的用户。用户获得的节能积分将来可以置换通证、节能产品、技术、服务等。在节能和通证双重激励下,形成人人主动节能-数据自主传输-价值互联共享的循环式生态。
应用场景广泛
在缪美芳看来,用能大数据的深度研发和应用将改变原有的用能习惯和策略,重塑用能业态。节能链可以应用多个场景。
1。 应用于家庭:从家庭到个人,通过用能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对家庭内每个人用能习惯进行分析,让用能数据的延展性价值融入到生活中。
2。 应用于节能服务机构:用能大数据在节能机构的前期诊断、中期实施改造、后期运营,主要包括:电子报表、远程数据分析、辅助操作等方面。通过这些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充分实现节能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综合利用。
3。 应用于用能机构:能源的利用率和能源的品质息息相关,用能大数据在用能设备中的应用,着重体现在根据设备的个体差异,通过用能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符合自身需要的燃料品质咨询,实现为个体提供合理的用能推荐。
4。 应用于售后机构:用能大数据在售后服务领域应用广泛,主要以监测设备即时运行状态、提升运行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用能设备群体,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安全运行、故障分析、责任明确、紧急处置等。
5。 应用于科研机构:用能大数据是产品、技术、服务等研发、迭代更新的基础,唯有围绕实际应用数据才能创造出更适合的产品,避免闭门造车产生的经济、时间等资源浪费。
在驱动节能的白皮书中表示,该项目将构建一个低碳生活生态圈,让用能数据更具价值,让全民参与节能减排。
","content_hash"!"f6694f5f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