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应用数字货币上市(表外融资“回表” 2018信贷规模仍将平稳快速增长)
每经记者 张祎 每经编辑 姚祥云
紧货币,宽信贷,与M2增速多次刷新历史新低不同,2017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11月新增社会融资1。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14万亿元,双双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不仅是量的增加,还有结构的变化。
在各项金融政策和监管措施引导下,2017年信贷结构也变化明显。2017年1~11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未贴现承兑汇票贷款等表外融资规模增量合计3。22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规模增量同比缩水六成。此外,居民短期贷款前11个月共计达到1。81万亿元,约为2016年同期规模的3倍。
对于2018年的信贷走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2018年社会融资和信贷增速仍可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比特币行情
信贷规模平稳增长
2017年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万亿元,同比少增2346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多增2965亿元。对此,东北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11月社融、信贷和M2数据虽有季节性冲高的因素,但实际冲高力度依然超预期,尤其是新增人民币贷款,远超季节性因素。
实际上,纵观2017年1~11月数据不难发现,2017年我国社融和信贷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
Wind数据显示,除3月和11月新增社会融资同比略有下滑外,其余各月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同比增速从1。84%~149。11%不等。2017年前11个月,新增社会融资共达到18。27万亿元,不但同比增长2。09万亿元,也超过了2016年全年17。8万亿的总规模。截至2017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继续攀升至历史新高,达到17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持续高于全年12%的增长目标。
从新增人民币贷款来看,2017年的前11个月中就有8个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7月份的增长幅度更是翻番。从总量看,2017年1~11月共新增人民币贷款1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93%。截至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8。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0%。
温彬向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脱虚向实的特征比较明显。从增速看,国家调控政策发挥了作用,银行也正按照去杠杆、脱虚向实的方针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投入,预计2018年社会融资和信贷增速仍将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以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要。
表外融资变化明显
在金融监管逐渐加压下,融资需求正重新从表外向表内转换。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指出,11月份新增信贷超过预期,主要是因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同时票据融资也同比显著多增,显示表外融资渠道的持续收紧正持续将企业融资需求挤出至银行表内。
2017年一季度起,央行在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2017年以来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金融机构表外融资规模结构产生了明显变化。1~11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未贴现承兑汇票贷款融资规模增量合计3。22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规模增量为7168亿元,相较2016年同期减少逾1万亿,同比缩水六成。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在展望2018年时表示,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将进一步去杠杆,资管新规的政策方向显示表外融资渠道仍将进一步收缩,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将被动挤入银行表内信贷。在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去杠杆、总体表外融资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预计信贷高增局面仍将持续。
温彬则强调,在去杠杆仍将是2018年企业部门持续性工作的情况下,不能仅靠信贷扩张来满足需求,还可着力发展资本市场以及自身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使得杠杆率在有效控制下得到合理利用。
居民短期贷款大幅攀升
社会融资、信贷规模的增量和存量在以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记者还注意到,2017年以来新增人民币贷款从结构上也在发生改变。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居民短期贷款规模出现了大幅攀升。
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非金融性公司共新增短期贷款1。73万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6。1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03%、77。18%,短期贷款新增规模占比略有上升。
结构变化最大的是居民贷款。Wind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新增短期、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在2016年1~11月分别为5790亿元、5。26万亿元,2017年1~11月则分别达到1。81万亿元、4。99万亿元。如此看来,2017年以来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规模在同比萎缩,而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前11个月共计1。81万亿元的规模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同比增长达到213%。
温斌指出,2016年信贷投放中,有将近一半投到了居民住房按揭贷款上。2017年总体来看,住房按揭贷款略有回落,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加强限购限贷后回落比较明显。同时,2017年居民短期消费信贷增长比较快,一方面跟消费升级、需求拉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通过短期贷款购房甚至投资。
“从近两年情况看,信贷增速基本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问题在于结构,要反映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需要。”温彬表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或将是2018年信贷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content_hash"!"06f32e4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