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彼家虚拟货币(天价钟表拍卖的奥秘)

  爱彼家虚拟货币(天价钟表拍卖的奥秘)

钟表收藏带有极强的“小圈子”色彩,虽然决定钟表价值的许多因素可以一一罗列,但那些在背后力推的人情因素,并不是普通钟表爱好者与收藏家能把握的。

  

丁之方

  

美国《时代》周刊新近出版的封面上印着“中国赢了”的那期,其中一页发表了一条消息,说的是10月26日富艺斯拍卖行在纽约拍出了一只天价表,创下1775。25万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的手表拍卖新纪录。这只上世纪60年代的劳力士迪通拿计时表,曾属于影星保罗·纽曼。必须指出的是,它的价格实际上略低于一只百达翡丽超级复杂怀表在2014年创下的2323。7万瑞士法郎(约1。55亿元人民币)的纪录,那只怀表原为美国银行家亨利·格雷夫斯所有。

  

受此消息鼓舞,一些兴奋异常的钟表藏家又开始历数那些散落在各国民间的“失联珍品”,这些真品一旦出现在拍卖场上,可能再次燃爆人们的激情并刷新纪录:亨利·格雷夫斯另外一只同样由百达翡丽制造的怀表,拿破仑的小妹妹那不勒斯皇后的史上第一只腕式手表,毕加索以及马龙·白兰度乃至卡斯特罗等名人的多款劳力士,英国作家、“007之父”伊恩·弗莱明以及伴随人类首次登顶珠峰的那几只劳力士,探险家约翰·列侬以及他的披头士伙伴们的百达翡丽表,美国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的那只首次登陆月面的欧米茄超霸表,贝格尔号船上多数属于船长菲茨洛伊所有、见证了达尔文环球旅行与进化论诞生的诸多船钟……

  

小小钟表真能值百万甚至千万美元吗?探其究竟,得回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一个名为哈布斯堡的专业钟表拍卖行(即今安蒂古伦拍卖公司)迅速崛起。比特币走势该拍卖行由圈内人奥斯瓦尔多·帕特里奇(Osvaldo Patrizzi)于1974年创立。在佳士得苏富比等综合大拍卖行垄断各类艺术品拍卖的背景下,它依靠专业钟表拍卖异军突起。

  

安蒂古伦不仅是这一时期传统制表业从岌岌可危到勃然兴盛的见证者,而且在自己组织的一个个著名钟表品牌或著名钟表收藏家藏品等专题拍卖中屡创纪录,让钟表拍卖脱离了依附于珠宝或与钱币等小项目为伍的状态,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拍卖专题,不仅每年拍卖场次翻倍增加,每场的拍品数量也比以往多出一倍甚至数倍。

  

安蒂古伦引领了一股拍卖新潮——充分发掘、传播拍品背后的故事,网罗有钱的买家,协助撮合买卖双方。一系列成熟有效的“新技术”,让人觉得参与钟表拍卖是一项投入不大但回报丰厚的举动。

  

  

奥斯瓦尔多的个人贡献尤大:1970年代,他成功地把钟表包装成即将消失的历史遗珍;1980年代,古董钟表被提升到文化兼艺术的高度;1990年代以后,将钟表收藏推向全球尤其是阿拉伯、东亚等新富豪云集之处;进入新千年,网络拍卖极大地扩张了钟表收藏的“基础人口”。

  

虽然奥斯瓦尔多后来退出了钟表拍卖业,安蒂古伦拍卖行的经营也每况愈下,但老牌拍卖行佳士得、苏富比的钟表部门表现依然出彩,而富艺斯拍卖行及其钟表部门的负责人几乎成了当年安蒂古伦与奥斯瓦尔多的翻版。今年5月13日,富艺斯在日内瓦拍卖会上以506。6万瑞郎(约3500万元人民币)拍出一只原本属于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的1954年产金壳金带劳力士月相年历表,创下当时“史上最贵劳力士纪录”,旋即以过亿人民币的天价再创纪录。

  

不容否认,钟表收藏带有极强的“小圈子”色彩。虽然决定钟表价值的许多因素可以一一罗列——比如机械的复杂程度、工艺的精美程度、产品的稀缺与紧俏程度,以及是否出自大牌工匠之手,或是否产自名厂,是否为名人旧物等——但那些在背后力推的人情因素,并不是普通钟表爱好者与收藏家能把握的。以11月11日刚在日内瓦落槌的第七届“唯一腕表”拍卖会来说,即便顶着慈善的名义,没有摩纳哥大公阿尔伯特以及百达翡丽、爱彼等瑞士大牌名厂老板的号召力,恐怕难以聚齐数十个品牌来特制一枚孤品参拍,更加不会出现众人“哄抢”、多款表以高出估价几倍成交的场面。

  
","content_hash"!"0fbe41d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